根據博革咨詢20多年的
精益生產、
六西格瑪管理咨詢的經驗,煤電行業的精益管理推進具有它鮮明的特點,為了讓讀者有更深刻的理解,先給大家講講煤電行業的特點:
1、產業鏈特點:上下游行業的制約 一方面煤價的變動影響煤電企業成本;
另一方面,電價受國家管制,提升的空間有限;
且電量是由計劃確定的,不能大幅度的提高。
2、市場特點:經濟發展的影響 經濟發展放緩,會嚴重影響各個企業的用電量;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自身條件自行發電,加劇了電力行業的競爭。
推行精益管理無疑使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3、流程特點:連續化生產 現場的數采系統相對完善,自動化控制水平相對較高,基礎管理水平較高,比較適合推行精益管理。
4、環保要求特點:環保的壓力大 政府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但由于風能、太陽能等不穩定,長期還需要依靠煤電做為主要的供應能源。
煤電企業的價值鏈從煤炭的采購、煤場、煤倉、鍋爐、汽輪機、發電機到電網,每個節點都應該有具體的關注要點,如下圖:
有了上述情況的了解后,大家很容易理解在火力發電行業進行精益生產管理診斷時要避免發生以下的情況發生: 1.銷售問題 供電部門一般按照一定比例將發電量分配給各個電廠,因此銷售的主要工作是搭建供電部門與企業生產計劃的橋梁,從企業業績中體現不出銷售的效果。建議:精益化可以規范銷售的信息系統與報表系統,但診斷工作應盡量避免涉及;
2.成品庫存、不合格品 因產品“電”本身無法儲存,電本身也無法衡量其質量好壞,因此,發電企業沒有成品庫存及不合格品概念;
3.生產效率 在一般生產企業中,效率是個重要的問題;但在發電企業,一般是有幾套發電機組,采取“開幾備幾”的方式。發電量都可以滿足需要,而生產效率不是關鍵問題。建議調研時,避免生產效率問題。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切入,對火力發電企業進行診斷呢,博革咨詢首席咨詢顧問-金老師有以下的建議:
基本思路一:電力企業將煤充分燃燒,將化學能通過鍋爐轉換為熱能,再通過汽輪機將熱能轉換為機械能,通過發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因此,整個過程能耗損失是造成企業運行成本高的主要問題。建議電力企業的診斷主要圍繞能耗損失展開。
基本思路二:測量系統管理,檢測過程包括進廠檢驗、入倉檢驗。多數電廠因檢測時間長,造成入廠數據還沒出來,不同煤質不同煤種的煤已堆放到了煤場;入倉數據還沒出來,倉中煤已入爐燃燒了。因此,檢測時間制約著電廠摻燒過程。
基本思路三:設備管理,電廠主要設備包括:斗料機、皮帶、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等大型設備。如電廠引用國外設備或機組使用年限較多,很難在非計劃停機時間和非計劃停機次數上發現問題。因此,在設備管理上,建議從缺陷管理、基礎管理、現場管理等方面入手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