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精益5S管理工具中的“整理”
日期:2020-06-02 / 人氣: / 來源:www.600668.net / 熱門標簽:
一、什么是整理?
整理是指將工作場所中任何物品區分為必要的與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來,不必要的徹底清除,騰出空間。
二、幾個關鍵點
首先是“范圍”,任何物品都需要區分,這是做得徹底的關鍵。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企業在搞5S管理時只是簡單把看得見的弄下,抽屜里面、設備底下、呆滯品區域等經常被有意識“疏漏”(因為難搞)。
其次是“區分”,一定要非常明確地區分所有物品,都可以簡單分為三類即常用、不常用、不用。當然,在做出明確區分前,一定得有非常明確的區分標準,否則難以執行。
最后是“徹底清除”,即把不必要品徹底清除。很多人在區分環節都做得很好,但到了要徹底清除時就手腳變慢了,他們會反復權衡,到底該不該丟掉,以后是否還有用,但實際情況是放了三、五年也沒有用掉。
三、為什么要整理?
一般來講,整理有三個方面的目的:
1. 騰出空間
即把不必要品清理掉,釋放空間。一般來講,可以節約20%-60%,當然,這個主要取決于我們之前的5S管理水平。
我們也要看到,節約空間背后是節約成本。試想,如果我們省下來一半的廠房,這個成本豈不巨大?很多民營企業動不動就是建新廠房,其實哪里用的著,就一個5S管理的整理就可能省下上千萬的投資。
2. 防止誤用、誤送
這個好理解,當我們沒有把不必要品清理出去,很可能就會拿錯,把不必要品當成必要品用。比如,我們機修人員,維修工具箱里面放了很多扳手,好的、壞的都在里面,當他們碰到緊急維修的時候,是不是很容易誤拿誤用呢?
3. 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我想,沒有人會拒絕清爽的工作場所,尤其現在90后、00后的朋友們更是對工作環境要求很高,這很正常,符合人性。但這給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也是提高自己的機會)。整理之后,現場只有必要的物品,當然看著清爽。
四、如何整理?
要做好整理,一般有這么幾個步驟:
1. 制定整理的標準
做整理,首先需要把物品的區分標準訂立出來,讓大家有標準可依,才能更好地執行。比如常用品、非常用品、不用品是如何區分的,一般可以按照使用頻率來區分。
2. 擬定物品清單
擬定物品清單的目的是明確自己區域有多少物品,然后才是明確每件物品的狀態,即是常用品、非常用品,還是不用品。
3. 定點攝影
對于整理前后的物品、區域,我們可以用定點攝影來對比改善前后的變化。攝影的關鍵點是要做到:同一位置、同一高度、同一方向。
4. 紅牌作戰
對于清理出來的物品,為不造成二次確認浪費,我們可以用紅牌作戰的方式,將物品全部掛上紅牌,以讓所有人都明確物品的狀態,便于后續處理。
5. 改善對比
在做完所有的整理工作后,需要把改善前后的成果以總結報告的形式展示出來,一方面便于其他區域借鑒學習;另一方面也是鼓勵大家的改善行動,不斷地激勵全員參與,培養形成良好氛圍和文化。
小結一下
5S管理的作用遠不止于我們能看見和想到的,比如5S管理能增進質量、改善效率、提升團隊協作,這是5S管理作用的遞進和升華。5S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礎,一個企業如果連5S管理都做不好,我無法相信企業管理會很好。
同樣,“整理”是5S管理的基礎,當一個企業“整理”都沒有做好時,我也無法相信它5S管理能做好。想起《掃除道》一書里面提到的作者鍵山秀三郎堅持幾十年做掃除,逐漸形成影響他人、影響世界的一種文化。
整理是指將工作場所中任何物品區分為必要的與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來,不必要的徹底清除,騰出空間。
二、幾個關鍵點
首先是“范圍”,任何物品都需要區分,這是做得徹底的關鍵。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企業在搞5S管理時只是簡單把看得見的弄下,抽屜里面、設備底下、呆滯品區域等經常被有意識“疏漏”(因為難搞)。
其次是“區分”,一定要非常明確地區分所有物品,都可以簡單分為三類即常用、不常用、不用。當然,在做出明確區分前,一定得有非常明確的區分標準,否則難以執行。
最后是“徹底清除”,即把不必要品徹底清除。很多人在區分環節都做得很好,但到了要徹底清除時就手腳變慢了,他們會反復權衡,到底該不該丟掉,以后是否還有用,但實際情況是放了三、五年也沒有用掉。
三、為什么要整理?
一般來講,整理有三個方面的目的:
1. 騰出空間
即把不必要品清理掉,釋放空間。一般來講,可以節約20%-60%,當然,這個主要取決于我們之前的5S管理水平。
我們也要看到,節約空間背后是節約成本。試想,如果我們省下來一半的廠房,這個成本豈不巨大?很多民營企業動不動就是建新廠房,其實哪里用的著,就一個5S管理的整理就可能省下上千萬的投資。
2. 防止誤用、誤送
這個好理解,當我們沒有把不必要品清理出去,很可能就會拿錯,把不必要品當成必要品用。比如,我們機修人員,維修工具箱里面放了很多扳手,好的、壞的都在里面,當他們碰到緊急維修的時候,是不是很容易誤拿誤用呢?
3. 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我想,沒有人會拒絕清爽的工作場所,尤其現在90后、00后的朋友們更是對工作環境要求很高,這很正常,符合人性。但這給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也是提高自己的機會)。整理之后,現場只有必要的物品,當然看著清爽。
四、如何整理?
要做好整理,一般有這么幾個步驟:
1. 制定整理的標準
做整理,首先需要把物品的區分標準訂立出來,讓大家有標準可依,才能更好地執行。比如常用品、非常用品、不用品是如何區分的,一般可以按照使用頻率來區分。
2. 擬定物品清單
擬定物品清單的目的是明確自己區域有多少物品,然后才是明確每件物品的狀態,即是常用品、非常用品,還是不用品。
3. 定點攝影
對于整理前后的物品、區域,我們可以用定點攝影來對比改善前后的變化。攝影的關鍵點是要做到:同一位置、同一高度、同一方向。
4. 紅牌作戰
對于清理出來的物品,為不造成二次確認浪費,我們可以用紅牌作戰的方式,將物品全部掛上紅牌,以讓所有人都明確物品的狀態,便于后續處理。
5. 改善對比
在做完所有的整理工作后,需要把改善前后的成果以總結報告的形式展示出來,一方面便于其他區域借鑒學習;另一方面也是鼓勵大家的改善行動,不斷地激勵全員參與,培養形成良好氛圍和文化。
小結一下
5S管理的作用遠不止于我們能看見和想到的,比如5S管理能增進質量、改善效率、提升團隊協作,這是5S管理作用的遞進和升華。5S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礎,一個企業如果連5S管理都做不好,我無法相信企業管理會很好。
同樣,“整理”是5S管理的基礎,當一個企業“整理”都沒有做好時,我也無法相信它5S管理能做好。想起《掃除道》一書里面提到的作者鍵山秀三郎堅持幾十年做掃除,逐漸形成影響他人、影響世界的一種文化。
作者:博革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