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管理的認識
日期:2022-06-09 / 人氣: / 來源:www.600668.net / 熱門標簽:
一. 什么是TPM管理
TPM管理,即“全員生產維修”,70年代起源于日本,是一種全員參與的生產維修方式,其主要點就在“生產維修”及“全員參與”上。通過建立一個全系統員工參與的生產維修活動,使設備性能達到最優。
二. TPM管理的特點
TPM的特點就是三個“全”,即全效率、全系統和全員參加。
全效率:指設備壽命周期費用評價和設備綜合效率。
全系統:指生產維修系統的各個方法都要包括在內。即是PM、MP、CM、 BM等都要包含。
全員參加:指設備的計劃、使用、維修等所有部門都要參加,尤其注重的是操作者的自主小組活動。
三.TPM管理的目標
TPM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事先預防、并消除設備故障所造成的六大損失:準備調整、器具調整、加速老化、檢查停機、速度下降和生產不良品。做到零故障、零不良、零浪費和零災害,在保證生產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實現費用消耗的合理化。
TPM的目標可以概括為四個“零”,即停機為零、廢品為零、事故為零、速度損失為零。
停機為零:指計劃外的設備停機時間為零。計劃外的停機對生產造成沖擊相當大,使整個生產品配發生困難,造成資源閑置等浪費。計劃時間要有一個合理值,不能為了滿足非計劃停機為零而使計劃停機時間值達到很高。
廢品為零:指由設備原因造成的廢品為零。“完美的質量需要完善的機器”,機器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而人是保證機器好壞的關鍵。
事故為零:指設備運行過程中事故為零。設備事故的危害非常大,影響生產不說,可能會造成人身傷害,嚴重的可能會“機毀人亡”。
速度損失為零:指設備速度降低造成的產量損失為零。由于設備保養不好,設備精度降低而不能按高速度使用設備,等于降低了設備性能。
四:TPM的發展經由六個階段
事后保養(BM)、預防保養(PM)、改良保養(CM)、維護預防(MP)、生產性維護(PM)和全員生產維護(TPM)
要想做好TPM管理,我們企業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切入,從最高管理層到普通員工,使得我們全員參與到其中,營造改善的氛圍,促進企業完成精益變革!并且能讓精益管理深入人心,長久的開展下去。
作者: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