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對當前中國企業,特別是復雜產品研發企業現狀的調研,發現制造領域產品研發模式綜合化、協同化和全程化的趨勢愈加明顯。不僅如此,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壓力,正驅動著高端產品研發加快從仿制型向創新型轉變。以上企業面臨的挑戰,使得精益研發在當下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精益研發的價值,并通過精益研發體系建設來改善企業現有研發模式,提升研發質量、效率和創新性。
精益研發體系建設的核心就是利用精益研發方法學,以研發流程為主線,開展研發工具、知識、質量,以及規范、標準、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最終實現產品研發中的精益管理和精益設計。
精益研發是一套基于系統工程的方法體系。精益研發體系針對研發工作中的五類角色包括研發管理人員、設計主任與設計師、資深技術專家、質量管理人員、總師系統人員提供相應支持,并將各類業務連成一個有機整體,形成對研發工作的全程支持。
精益研發體系以系統工程學倡導的霍爾三維管理框架作為理論基礎,形成產品研發的三維管理平臺。三個維度分別是時間維、邏輯維、知識維。
時間維描述產品或系統研發的進程,隨著研發階段的轉換和系統成熟度推進完成產品的研發。邏輯維描述產品開發的思考邏輯、開發方法和實施步驟,包含客戶期望、技術需求、功能邏輯、設計方案、設計實施、產品集成、產品驗證、產品確認、產品交付九個步驟。這九個過程構成一個“v”字形,前五個步驟稱為“系統設計”,后五個步驟稱為“產品實現”。知識維是指在產品研發流程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步驟,都會有以往知識的使用和新知識的產生。知識維主要管理企業在產品研發中的研究和積累,在企業稱為“能力建設”。
精益研發體系建設是從企業研發流程梳理和管理開始,流程是精益研發的“精神”。而系統工程三維框架為全過程、全方位、多專業并行協同的數字化研發流程梳理提供了方法論。系統工程流程分為兩類流程:一類是基于wbs的技術管理流程,另一類是包含產品開發邏輯維九個流程的技術開發流程,兩者共同構成了精益研發流程梳理的理論體系。
基于以上分析,形成數字化研發流程模型,并由此形成了精益研發的骨架——五層精益流程模型,分別是:價值鏈層(v-chain)、研發流程層(wbs)、工作流層(workflow)、工具流層(simflow)和技術流層(steps)。
其中,價值鏈層和研發流程層構成了管理層,對應系統工程的技術管理流程,屬于剛性流程,產品類型決定了流程的形態,不隨組織的變化而變化。工作流、工具流、技術流三層共同構成了技術實現層,對應系統工程的技術開發流程,屬于柔性流程,隨著組織、人員和工具的變化而變化。剛性流程主要用來對部門和專業間的剛性流程進行固化與管控,柔性流程主要提高人與人之間的協同效率。這兩大層的關系用一句體育術語概括為:管理層,規定動作不走樣;技術層,自選動作有創新。
基于研發流程層(wbs)的分解,會形成顆粒度不同的工作任務包,我們稱之為精益工作包。精益工作包對常規的項目管理工作包進行了三方面進化,掛接了知識要素、質量要素和工具集成要素,即將完成本工作包所需要的知識伴隨到工作包中,將本工作包所肩負的指標責任和過程責任信息附加到工作包中,將完成本工作包要求或推薦的設計與仿真工具掛接到工作包中。精益工作包是精益研發的靈魂,以此為基礎,形成了精益研發的業務藍圖。
精益研發的業務藍圖用人體模型來體現最形象不過,人體的大腦、軀干、左膀和右臂分別對應著精益研發的四個組成部分:型號策劃、綜合設計、知識工程和質量管理。人體模型的業務過程是:根據型號研制任務要求,通過人體模型的大腦即型號策劃實現頂層wbs策劃;通過人體模型的軀干即綜合設計進行工作包執行、任務執行、設計分析等多層次業務過程;同時,通過人體模型中的左膀即知識工程,提供任務執行所需的知識,并產生新的知識積累;通過人體模型的右臂即質量控制,實現對關鍵階段和關鍵活動評審控制;而設計指標作為研發過程的關鍵控制對象,對實際目標值進行自動匯總和狀態監控預警。
作者:博革咨詢
推薦新聞
蘇州礦山機械領軍企業精益改善優秀成果展現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與蘇州創力達成合作,簽署精益布局項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級齒輪車間,歷時4個月完成前期規劃,另根據規劃項目歷時1年改造完成,現新車間已經投入使用,并且達到預期目標。 /news/4855.html
博革攜手江東金具設備制造,精益咨詢管理改善促生產
江東金具決定與上海博革咨詢達成協議:由上海博革咨詢為江東金具進行工廠布局規劃和目視化設計工作。項目定位為打造絕緣子行業國內領先、行業標桿的智能化、自動化燈塔工廠。 /news/4866.html
國內PPE行業領軍企業賽立特園區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為賽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務,助力企業搭建精益管理體系,推動精益化管理落地見效,從而全面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本次項目從2024年10月進駐,經過調研分析,圍繞園區整布局 /new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