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產管理與制造管理的分離
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企業生產的產品品種越來越多、批量越來越小,此時需要面對的客戶和交貨期也非常多。由于很多企業將協調指揮的權力分解到不同的部門,缺乏統一的生產指揮系統,很難做到追求客戶滿意度(CS)與制造工廠基礎生產管理(PMC)的平衡。因此,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歐美、日本以及韓國的知名企業在廣泛開展JIT生產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生產管理與制造管理相分離的趨勢。
制造管理的概念
所謂制造管理,就是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在生產現場對工作人員、機械設備、加工材料的使用實施合理化的管理,使其按照技術部門的工藝與技術規范要求,保證準時完成生產計劃。需要注意的是,準時完成生產計劃絕不是超額生產。生產計劃取決于客戶需求,物料的采購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超產意味著產品積壓和原料缺貨。因此,在精益生產中超產是要被責備的。
生產管理的概念
所謂生產管理,是要保證顧客提出(預計)生產量,對產品品種、數量進行日程計劃,對作業進度進行檢查,對定購的原材料與零部件庫存、成品庫存以及出貨實施管理的責任與權限。因此,生產管理的核心是按照顧客需求安排生產計劃,并根據交貨日期對生產進度進行確認,同時嚴格控制物料與成品的庫存,避免庫存過高造成過多資金占用
生產管理與制造管理追求的差異
制造管理追求的是盡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即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在同樣的時間內、用同樣的人員達到最大的生產量。與制造管理不同的是,生產管理追求的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用最低的庫存準時交貨。因此,生產管理更多的是考慮庫存量和交貨時間。
如果將生產計劃的權力交給制造部門,制造部門為了節省模具更換等時間,通常會選擇一鼓作氣將3個單位的A產品集中做完后再做B產品,這樣容易導致B產品交貨時間的延誤。而生產管理則會根據客戶提出的交貨日期先后次序,先生產一個單位的A產品,再生產一個單位的B產品,最后生產兩個單位的A產品。
因此,與制造管理相比,生產管理的優點在于:第一、能夠按照要求及時交貨,滿足客戶的需求;第二、出貨快,資金流能夠快速周轉;第三、產品庫存少,占用庫房小。理光、豐田、戴爾等企業的利潤遠遠高于同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通過統一的生產計劃系統來進行生產管理。
作者:博革咨詢
推薦新聞
蘇州礦山機械領軍企業精益改善優秀成果展現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與蘇州創力達成合作,簽署精益布局項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級齒輪車間,歷時4個月完成前期規劃,另根據規劃項目歷時1年改造完成,現新車間已經投入使用,并且達到預期目標。 /news/4855.html
博革攜手江東金具設備制造,精益咨詢管理改善促生產
江東金具決定與上海博革咨詢達成協議:由上海博革咨詢為江東金具進行工廠布局規劃和目視化設計工作。項目定位為打造絕緣子行業國內領先、行業標桿的智能化、自動化燈塔工廠。 /news/4866.html
國內PPE行業領軍企業賽立特園區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為賽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務,助力企業搭建精益管理體系,推動精益化管理落地見效,從而全面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本次項目從2024年10月進駐,經過調研分析,圍繞園區整布局 /new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