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認可質量是必不可少的,但卻很難實施。在眾多可用的工具中,質量管理體系(QMS)可以給我們提供為實現更佳質量的路線圖。
沒有質量管理體系,公司就會缺乏方向。卡文迪什?斯科特公司總裁科林?格雷在接受美國質量協會電視采訪時說道:“質量管理體系,從本質上講,就是組織的運作方式,是一個管理質量的體系,是組織運作的方式。
如果不考慮我們作為一個組織在戰略上的目標,那是幾乎不可能制定出來一個質量體系。
質量管理的原則,可以幫我們為達到想要的目標而指引出方向。
那么,質量管理的原則是什么?誠如質量自身一樣,這些原則似乎很難去進行定義。盡管在這些基本原則是什么層面,可能會有一些分歧,不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似乎是一個有確鑿證據的地方。
ISO 9000:2015和ISO 9001:2015,這兩個標準都是以七大質量管理原則為基礎的。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說法,七項質量管理的原則并不存在先后的順序,它們分別是:
01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這一點不言而喻!不去專注于客戶的組織是不會長期存在的。雖然,“以客戶為關注焦點”是至關重要的,但很多時候這一點可能會在質量體系的優先級和涉及到的各種過程中而喪失。
重點應包括:當前的客戶和未來的客戶。除了持續滿足或者超過客戶的期望之外,公司還應該去衡量客戶滿意度。另外,對于未滿足客戶期望的情況也應該予以跟蹤。每個職能和每個部門都應該參與到質量管理體系之中。
02. 領導作用
與任何的質量理念一樣,支持必須首先從高層開始。如果沒有好的領導,組織將會遭受損失。因此,領導者應該為公司設定愿景和目標。
回想下你曾遇到的某位具有感召力的領導。也許在工作中存在,或者是在質量活動中存在。對于參加了美國質量協會的2014年度質量年會的人來說,可能會想到本-福德號驅逐艦前指揮官邁克?阿布拉肖夫。
在那次的活動中,他描述了當時接管一艘表現不佳的驅逐艦時所面臨的挑戰。士氣低,人員流動性大。通過把船員與共同的目標相結合,另外加上表揚和贊賞,他得以讓本-福德號驅逐艦的狀況改頭換面。
03. 全員參與
全員參與,正是我們所想要的。這意味著:員工的能力得到利用和重視。全員參與,還能夠讓我們持續改進、持續學習和持續討論問題。
有了敬業的隊伍,員工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項工作,不是把工作當成每天早晨打卡的消極之所在,工作要求組織中的所有人都要積極地融入到工作中。
04.過程方法
與質量上的諸多事宜一般,流程方法為成功勾勒出了步驟。
這意味著:活動,得以以過程的方式而被管理與測量,并且活動之間的聯系被識別出來。我們能夠對改進機會進行跟蹤。質量不只是曇花一現,它需要幕后的過程來確保組織的成功。
05.改進
一個強有力的質量體系,是需要變更的。如果沒有改進,企業最終會被其競爭對手超越。維持現狀的做法,并不能激勵任何人。
這意味著:公司的業績和能力應該得以持續地提升。這些改進活動,應該與目標保持一致,并且員工應該被鼓勵與授權去進行改進。
改進的時間,應該進行衡量。最后,記得要慶祝一下!事情進展順利時,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質量,并不是充滿壓力感的所有審核和數據分析。有時需要正式的認可和贊揚。
06.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正如你可能已經猜到的,直覺不是前進的方向。反之,數據才是王道。當然,這對質量的專業人士來說,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組織應該確保數據是易得的、準確的和可靠的。
我們應該對數據進行分析,并基于數據做出決策。然而,數據分析應該與我們的實際經驗相平衡。數字能說明詳情,不過,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不要低估經驗。
07.關系管理
最后一條原則,人員是所有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供應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之間的關系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應該基于價值創造和管理成本的能力,去仔細選擇供應商。
合作伙伴,應了解有助于他們開展工作的計劃和信息。協同合作的精神才是目標。協調改進活動,對雙邊來講都是有幫助的。認可供應商的成功,也有助于保持與其之間的牢固關系。
想要篡改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要求,這看起來可能會很困難。不過,以上所列出的質量管理的七大原則卻可以為更佳的質量照亮道路。維持一個質量管理體系,及對組織進行改進,確實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作者:博革咨詢
推薦新聞
蘇州礦山機械領軍企業精益改善優秀成果展現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與蘇州創力達成合作,簽署精益布局項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級齒輪車間,歷時4個月完成前期規劃,另根據規劃項目歷時1年改造完成,現新車間已經投入使用,并且達到預期目標。 /news/4855.html
博革攜手江東金具設備制造,精益咨詢管理改善促生產
江東金具決定與上海博革咨詢達成協議:由上海博革咨詢為江東金具進行工廠布局規劃和目視化設計工作。項目定位為打造絕緣子行業國內領先、行業標桿的智能化、自動化燈塔工廠。 /news/4866.html
國內PPE行業領軍企業賽立特園區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為賽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務,助力企業搭建精益管理體系,推動精益化管理落地見效,從而全面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本次項目從2024年10月進駐,經過調研分析,圍繞園區整布局 /new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