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程的越后面導入越好通過集中規劃或排程職能來管理運營,就好像管理中央控管的經濟體一樣,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卻很少可行,因為要實時管理各種變動并不容易。集中式系統有賴于幾條基本假設,一旦這些假設發生問題(比如交貨延誤、一批零配件存在缺陷,或機器發生故障),那么系統狀況會很快惡化,導致排程越來越依賴個別干預而非集中式系統的惡性循環。
假設生產割草機金屬零件的簡單流程可分為三個步驟:壓模、焊接、上漆。假設某一天顧客需求是300個相同的零配件。一般生產控制系統會依照這個要求,為每個流程列出生產清單。假設依照過去的記錄,壓模平均次品率為5%,焊接為10%,而上漆為20%。那么,生產控制系統會要求壓模流程生產440個零件,才能確保交出300個零件給顧客(300除以累積正品率,0.95×0.90×0.80)。然而波動是一定存在的。或許某天的次品率不是5%、10%、20%,而是10%、10%、25%,這么一來,最后就只剩下267個零件,足足少了33個。提高產量目標不是解決之道;假如某一天的次品率模式不同,那么一開始要求的440個就可能導致大量過剩。
這個例子表明,傳統的生產控制系統往往通過增加批量規模與緩沖庫存,來抵消無法達到客戶需求的風險。這種做法會增加成本,延長交貨周期。而大多數流程復雜度更高,因而問題只會更嚴重。除了對次品率的管理,運營系統還必須考慮,對機器故障與換機次數等因素的假設。隨著產品與流程復雜度的提高,管理信息流的挑戰也更加艱巨。
那么,精益系統有什么不同?精益系統會導入能確定顧客需求的信息,以避免中央計劃經濟或大批量生產的生產過剩或短缺問題。其關鍵是在流程中接近價值流的單一一點導入信息,而不是在價值流中的每一點或遠離價值流的某一點導入信息。之后,把所有其他流程都通過這個導入點與信息相連接,這樣,生產與需求間的具體連接就建立起來了。這是辦得到的,因為控制生產速度的節拍時間本身就是由實際需求所決定的。一旦導入了確定顧客需求的信息,系統便有了依據,能在價值流中拉動產品或服務。但實際上所用的機制,則視運營交貨周期與顧客交貨周期的差異而定。如果前者比較短,那么產品就按訂單來生產;如果較長,則按庫存來生產。
回到先前割草機的例子。假設割草機零件的生產交貨周期,比顧客交貨周期來得長。在精益系統里,我們必須在上漆流程之后保持一定的成品庫存量。(這些用來緩沖生產的中間庫存被稱為“超市”或是“商店庫存”,必須以其位置、數量及補充方法來確定。)如果今天的需求是300個特定設計和顏色的零件,那么這個信息會傳送到商店庫存,并從那里取出零件,送上卡車,交到顧客手上。而取出了這些零件,就會把看板送到油漆流程,告知需從未油漆的零配件庫存中取出300個來上漆,以取代交到顧客手上的零件,并依此類推到價值流上游。
采取這種生產控制法,就不需要預測各種不確定因素。如果要從一批300個上漆的零件中報廢20個,那么上游商店庫存就會再拿出20個替代零件,并發出信號要求生產20個零件來補充庫存。換句話說,實際(而不是預期的)需求會沿價值流傳上去。
作者:博革咨詢
推薦新聞
蘇州礦山機械領軍企業精益改善優秀成果展現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與蘇州創力達成合作,簽署精益布局項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級齒輪車間,歷時4個月完成前期規劃,另根據規劃項目歷時1年改造完成,現新車間已經投入使用,并且達到預期目標。 /news/4855.html
博革攜手江東金具設備制造,精益咨詢管理改善促生產
江東金具決定與上海博革咨詢達成協議:由上海博革咨詢為江東金具進行工廠布局規劃和目視化設計工作。項目定位為打造絕緣子行業國內領先、行業標桿的智能化、自動化燈塔工廠。 /news/4866.html
國內PPE行業領軍企業賽立特園區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為賽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務,助力企業搭建精益管理體系,推動精益化管理落地見效,從而全面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本次項目從2024年10月進駐,經過調研分析,圍繞園區整布局 /new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