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模式的核心——“徹底排除Muda”:“Muda”不是“浪費”:大野耐一對“Muda”的定義是:只能使成本提高的諸要素,也就是只消費資源而不產生任何價值的活動。在日文中也有“浪費”一詞,定義是:“指胡亂地耗費。無益地消耗人力、財力、時間等”。顯然,“Muda”不只是“浪費”。在中國,把“Muda”翻譯成了“浪費”,即無益地消耗人力、財力、時間等,這從根本上誤解了原意。“Muda”的概念又影響了對利潤的定義,通常我們對利潤的界定是“利潤=價格-成本”,而豐田的“利潤=成本-Muda”。從而也進一步決定了豐田與其他公司不同的追求利潤的方式。
豐田模式的支柱——“自働化(Jidoka)”和“ Just in Time”:“自働化(Jidoka)”和“ Just in Time”是實現“徹底排除Muda”的兩個核心理念。先說一下“自働化”,“自働化”不是“自動化”。在日語中“動”與“働”是兩個不同的漢字,發音和意義都不相同。“動”是直接從中文引進的,“働”則是日本造的漢字。大野耐一的解釋是:“働”是帶有智慧的“動”:兒童們買了動物園的門票并都集中在熊的籠子前時,熊在兒童面前表演的“動”就是“働”。如果沒客人來看,它怎么“動”都是動物的“動”。“働”是帶有智慧的“動”,兩者皆然不同。豐田方式中,把人的“動”區分成兩種,不產生任何附加價值的工作就叫“動”,產生附加價值的工作才叫“働”。如何把“動”轉變成“働”是推進豐田生產方式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這也就有豐田“實質勞動”的概念,所謂實質勞動,就是“働”,而不是“動”,“動”是非實質勞動,是“Muda”。
“Just in Time”:Just in Time是第一代社長豐田喜一郎把英語單詞日語化的語言,是日制英語,實際不是英語。大野耐一對Just in Time的表述是:“(汽車在組裝時只有組裝該車)所需的零部件,在需要時、(由需求部門)去取只需要的量”。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么,給公司經營帶來巨大壓力的“庫存”就可以從物理上和財務上向“零”趨近。同樣對信息來講,必要的時刻只把必要的信息準確地、實時地送到生產現場。JIT的背后是對客戶價值的極致追求,JIT是客戶價值分解成一個個價值單元,即所說“働”、實質勞動。而后并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將整個價值創造活動鏈接起來,將生產流轉化為客戶的價值流,而極大的消除了“Muda”。
作者:博革咨詢
推薦新聞
蘇州礦山機械領軍企業精益改善優秀成果展現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與蘇州創力達成合作,簽署精益布局項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級齒輪車間,歷時4個月完成前期規劃,另根據規劃項目歷時1年改造完成,現新車間已經投入使用,并且達到預期目標。 /news/4855.html
博革攜手江東金具設備制造,精益咨詢管理改善促生產
江東金具決定與上海博革咨詢達成協議:由上海博革咨詢為江東金具進行工廠布局規劃和目視化設計工作。項目定位為打造絕緣子行業國內領先、行業標桿的智能化、自動化燈塔工廠。 /news/4866.html
國內PPE行業領軍企業賽立特園區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為賽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務,助力企業搭建精益管理體系,推動精益化管理落地見效,從而全面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本次項目從2024年10月進駐,經過調研分析,圍繞園區整布局 /new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