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七大浪費中浪費的日文是Muda。但是,Muda還帶有更深一層的內涵。工作是由一系列的流程或步驟所構成的。從原材料開始,到最終產品或服務為止,在每一個流程,將價值加入產品內(在服務業里,是把價值加入文件或其他的信息內),然后再送到下一個流程。在每一個流程里的人力或機器資源,若不是從事有附加價值的動作,就是進行無附加價值的動作。精益生產管理中muda具體含義如下:
1、制造過多的浪費
制造過多的浪費,是生產線督導人員的心理作用造成的,他擔心機器會出故障、不合格品會產生,以及員工會缺席,而被迫生產比需要數更多的產品,以策安全。此種形式的浪費,是由于提早生產造成的,尤其是對昂貴的機器,為了有效地運用而生產超過需要的數量。
然而,在及時生產體系里,提早生產被視為比延后生產更不好。生產過多產生巨大的浪費:提早耗用原材料、浪費人力及設施、增加了機器負荷、增加利息負擔及額外的空間以儲存多余的存貨,及增加搬運和管理成本。在所有的浪費中,制造過多是最嚴重的浪費,它帶給人們一個安心的錯覺,掩蓋了各種問題,以及隱藏了現場中可供改善的線索。要把制造過多當做犯罪看待。制造過多是起源于下列無效的觀念及政策造成的:
沒有考慮到下一個流程或下一條生產線的正確生產速度,而只盡其所能,在本流程生產過多的產品。
讓作業員有生產伸縮的充分空間。
讓每一流程或生產線有提高自己的生產力的利益。
因為有不合格品而想提高直行率(直行率值指產品不用重修的比率)。
因為有多余的產能,所以容許機器生產多于所需之量。
因為引進了昂貴的機器設備—為折舊費的分攤,而提高稼動率,生產過多的產品。
2、庫存的浪費
成品、半成品、零件及物料的庫存,是不會產生任何附加價值的,反而增加了營運的成本;因為占用了空間,需要額外的機器及設施,例如:倉庫、堆高機以及電腦自動搬運系統。此處,倉庫又需要額外的人員來操作及管理。
多余的庫存品又積滿灰塵,是沒有附加價值的,其質量隨著時間而腐化。更糟的是,會因遭逢火災或其他災難而化為灰燼。如果沒有存貨的浪費,就可以避免許多浪費。存貨是由生產過多所造成的。如果說制造過多是罪惡的話,那么存貨就要視為被擊斃的個人。不幸的是,我們都知道管理人員若沒有“足夠的庫存”,夜晚就難以入眠。存貨有時被比作為隱藏問題的水庫。當庫存的水位高漲時,管理者就感受不到問題的嚴重性,像質量的問題、機器故障、及員工缺勤,也因此而失去了改善的機會。
存貨水位降低時,有助于發掘需要關注的地方,以及迫使要去面對處理的問題。此即是及時生產體系所追求的目標:當存貨的水位持續下降至“一個流”的生產線時,“改善”就成為每日必行的活動。
3、不合格品重修的浪費
不合格品干擾了生產活動,也耗費昂貴的重修費用。不合格品通常被丟掉,是資源及設備的最大浪費。在今日大量生產的環境中,一部出差錯的高速度性能自動機器在問題被發現之前,就已吐出了巨量的不合格品了。不合格品有時也可能傷害了昂貴的機器設備。因此必須指派人員站在一旁監視這種高速度的機器,一看到不正常的情況時,立即停止機器。為了擁有一部高速度的機器,就必須指定專人為其服務。像這樣的設計,至少應裝設有不合格品一旦產生時,就能立即停止下來的機構。
供應商經常抱怨與顧客交易時,有太多的文書及設計變更的工作。就廣義而言,此兩種問題也是浪費。減少官僚作風、作業流線化、剔除不必要的流程及加速決策制訂時間,是可以剔除文書作業的浪費。過多的設計變更,產生重修的浪費。如果人員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假如他們對顧客、供應商及自己的現場有較佳的了解,就可以消除設計變更的浪費。改善可以有效地實用于工程項目上,就如同在現場的工作改善一樣。
4、動作的浪費
任何人體的動作,若是沒有直接產生附加價值,就是沒有生產力。例如,人在走路時,他并沒有增加價值。特別是,如提起或持著一個重物,需用到作業員身體一部分的特別體力的動作,應予以避免。這不只是因為工作困難,也是因為這代表著浪費。可以借由工作地點的重新安排,來剔除作業員手持重物走路的動作,僅花了數秒而已。其余的動作代表著沒有附加價值,例如拿起或放下工作物。經常可看到同一件工作物,先由右手拿起然后再由左手持著。舉例來說,操作縫衣機的作業員,先從供料箱中拿出幾塊衣料,然后放在機器上,最后才取一件衣料放進縫衣機縫制,這就是動作的浪費。供料箱應重新擺置,使作業員能拿起一塊衣料,直接放進縫衣機縫制。要認定動作的浪費,需詳細觀察作業員手腳使用的方式。然后,必須重新安排物料放置的方式以及開發適當的工具及夾具。
5、加工的浪費
有時不適當的科技或設計,會衍生加工工作本身的浪費。機器加工作行程過長或過份加工、沖床沒有生產力的沖擊時,以及去毛邊的動作,都是加工浪費的例子,這都可以避免的。在每一道加工步驟時,我們將價值加入被加工的工作物或信息,然后送至下一個流程。在此,加工是指在調制一個工作物或一條信息。
用一般常識及低成本的技巧,可以經常消除加工的浪費。通過作業的合并,可以避免一些浪費的加工。例如,在一家生產電話機的工廠,受話器及機體分別在不同的生產線上裝配,然后再放至另處一條裝配線上做總裝配。為避免受話器在搬運至最終裝配線時,表面受到刮傷,每一個受話器都用塑膠袋包扎著。然而,將受話器裝配線連結到最終裝配線時,就可剔除包扎塑膠袋的作業。
在許多實例中,加工浪費也是由于流程無法同步所造成的。作業員經常把工作分得太精細,超越了需要的程度,這也是加工浪費的另一個例子。
6、等待的浪費
作業員的雙手停滯不動時,就是等待的浪費發生的時候。生產線不平衡、缺料、機器故障,使得作業員停滯,或者機器在進行附加價值的加工時,而作業員在旁監視,這些都是等待的浪費。這類的浪費很容易看得出來。較難以發現的,是當機器在加工或裝配工作時等待的浪費。縱使作業員很拼命地工作,仍然存在著數秒、數分鐘的浪費,以等待下一個工作物的到達。在此段時間內,作業員僅能無所事事地望著機器。
7、搬運的浪費
在現場,可看到各種不同的搬運,如卡車、堆高機及輸送帶。搬運是工廠營運的一個主要部分,但是移動這些材料或產品,并不能產生附加價值。更糟的是,在搬運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物品的損傷,兩個分離的流程之間就需要搬運。為消除這樣的搬運浪費,任何與主生產線分離的所謂離島作業,應盡其可能并入主生產線內。與庫存過多及沒有必要的等待一樣,搬運的浪費是很容易看得出來的浪費。大部分歐美制造的現場,最常見到的奢侈浪費現象,就是過分地依賴輸送帶。
1、制造過多的浪費
制造過多的浪費,是生產線督導人員的心理作用造成的,他擔心機器會出故障、不合格品會產生,以及員工會缺席,而被迫生產比需要數更多的產品,以策安全。此種形式的浪費,是由于提早生產造成的,尤其是對昂貴的機器,為了有效地運用而生產超過需要的數量。
然而,在及時生產體系里,提早生產被視為比延后生產更不好。生產過多產生巨大的浪費:提早耗用原材料、浪費人力及設施、增加了機器負荷、增加利息負擔及額外的空間以儲存多余的存貨,及增加搬運和管理成本。在所有的浪費中,制造過多是最嚴重的浪費,它帶給人們一個安心的錯覺,掩蓋了各種問題,以及隱藏了現場中可供改善的線索。要把制造過多當做犯罪看待。制造過多是起源于下列無效的觀念及政策造成的:
沒有考慮到下一個流程或下一條生產線的正確生產速度,而只盡其所能,在本流程生產過多的產品。
讓作業員有生產伸縮的充分空間。
讓每一流程或生產線有提高自己的生產力的利益。
因為有不合格品而想提高直行率(直行率值指產品不用重修的比率)。
因為有多余的產能,所以容許機器生產多于所需之量。
因為引進了昂貴的機器設備—為折舊費的分攤,而提高稼動率,生產過多的產品。
2、庫存的浪費
成品、半成品、零件及物料的庫存,是不會產生任何附加價值的,反而增加了營運的成本;因為占用了空間,需要額外的機器及設施,例如:倉庫、堆高機以及電腦自動搬運系統。此處,倉庫又需要額外的人員來操作及管理。
多余的庫存品又積滿灰塵,是沒有附加價值的,其質量隨著時間而腐化。更糟的是,會因遭逢火災或其他災難而化為灰燼。如果沒有存貨的浪費,就可以避免許多浪費。存貨是由生產過多所造成的。如果說制造過多是罪惡的話,那么存貨就要視為被擊斃的個人。不幸的是,我們都知道管理人員若沒有“足夠的庫存”,夜晚就難以入眠。存貨有時被比作為隱藏問題的水庫。當庫存的水位高漲時,管理者就感受不到問題的嚴重性,像質量的問題、機器故障、及員工缺勤,也因此而失去了改善的機會。
存貨水位降低時,有助于發掘需要關注的地方,以及迫使要去面對處理的問題。此即是及時生產體系所追求的目標:當存貨的水位持續下降至“一個流”的生產線時,“改善”就成為每日必行的活動。
3、不合格品重修的浪費
不合格品干擾了生產活動,也耗費昂貴的重修費用。不合格品通常被丟掉,是資源及設備的最大浪費。在今日大量生產的環境中,一部出差錯的高速度性能自動機器在問題被發現之前,就已吐出了巨量的不合格品了。不合格品有時也可能傷害了昂貴的機器設備。因此必須指派人員站在一旁監視這種高速度的機器,一看到不正常的情況時,立即停止機器。為了擁有一部高速度的機器,就必須指定專人為其服務。像這樣的設計,至少應裝設有不合格品一旦產生時,就能立即停止下來的機構。
供應商經常抱怨與顧客交易時,有太多的文書及設計變更的工作。就廣義而言,此兩種問題也是浪費。減少官僚作風、作業流線化、剔除不必要的流程及加速決策制訂時間,是可以剔除文書作業的浪費。過多的設計變更,產生重修的浪費。如果人員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假如他們對顧客、供應商及自己的現場有較佳的了解,就可以消除設計變更的浪費。改善可以有效地實用于工程項目上,就如同在現場的工作改善一樣。

任何人體的動作,若是沒有直接產生附加價值,就是沒有生產力。例如,人在走路時,他并沒有增加價值。特別是,如提起或持著一個重物,需用到作業員身體一部分的特別體力的動作,應予以避免。這不只是因為工作困難,也是因為這代表著浪費。可以借由工作地點的重新安排,來剔除作業員手持重物走路的動作,僅花了數秒而已。其余的動作代表著沒有附加價值,例如拿起或放下工作物。經常可看到同一件工作物,先由右手拿起然后再由左手持著。舉例來說,操作縫衣機的作業員,先從供料箱中拿出幾塊衣料,然后放在機器上,最后才取一件衣料放進縫衣機縫制,這就是動作的浪費。供料箱應重新擺置,使作業員能拿起一塊衣料,直接放進縫衣機縫制。要認定動作的浪費,需詳細觀察作業員手腳使用的方式。然后,必須重新安排物料放置的方式以及開發適當的工具及夾具。
5、加工的浪費
有時不適當的科技或設計,會衍生加工工作本身的浪費。機器加工作行程過長或過份加工、沖床沒有生產力的沖擊時,以及去毛邊的動作,都是加工浪費的例子,這都可以避免的。在每一道加工步驟時,我們將價值加入被加工的工作物或信息,然后送至下一個流程。在此,加工是指在調制一個工作物或一條信息。
用一般常識及低成本的技巧,可以經常消除加工的浪費。通過作業的合并,可以避免一些浪費的加工。例如,在一家生產電話機的工廠,受話器及機體分別在不同的生產線上裝配,然后再放至另處一條裝配線上做總裝配。為避免受話器在搬運至最終裝配線時,表面受到刮傷,每一個受話器都用塑膠袋包扎著。然而,將受話器裝配線連結到最終裝配線時,就可剔除包扎塑膠袋的作業。
在許多實例中,加工浪費也是由于流程無法同步所造成的。作業員經常把工作分得太精細,超越了需要的程度,這也是加工浪費的另一個例子。
6、等待的浪費
作業員的雙手停滯不動時,就是等待的浪費發生的時候。生產線不平衡、缺料、機器故障,使得作業員停滯,或者機器在進行附加價值的加工時,而作業員在旁監視,這些都是等待的浪費。這類的浪費很容易看得出來。較難以發現的,是當機器在加工或裝配工作時等待的浪費。縱使作業員很拼命地工作,仍然存在著數秒、數分鐘的浪費,以等待下一個工作物的到達。在此段時間內,作業員僅能無所事事地望著機器。
7、搬運的浪費
在現場,可看到各種不同的搬運,如卡車、堆高機及輸送帶。搬運是工廠營運的一個主要部分,但是移動這些材料或產品,并不能產生附加價值。更糟的是,在搬運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物品的損傷,兩個分離的流程之間就需要搬運。為消除這樣的搬運浪費,任何與主生產線分離的所謂離島作業,應盡其可能并入主生產線內。與庫存過多及沒有必要的等待一樣,搬運的浪費是很容易看得出來的浪費。大部分歐美制造的現場,最常見到的奢侈浪費現象,就是過分地依賴輸送帶。
作者:博革咨詢
推薦新聞
【精美PPT】MSA測量分析系統培訓課件完整版170頁
【簡介】 本PPT 為博革咨詢精選課件-MSA測量系統實戰培訓教材,主要講述 測量系統的基本概念,測量系統分析計劃,連續和離散數據測量系統分析以及參考數據和Minitab操作案例...... 注 /about/news/down/1943.html
【精美PPT】MSA測量系統分析實戰培訓教材PPT-99頁
【簡介】 本PPT 為博革咨詢精選課件-MSA測量系統實戰培訓教材,主要講述 測量系統的基本概念,測量系統分析計劃,連續和離散數據測量系統分析以及參考數據和Minitab操作案例...... 注 /about/news/down/1942.html
【精美PPT】QFD質量功能展開培訓精編課件PPT-48頁
【簡介】 本PPT 為博革咨詢精選課件,主要講述QFD質量功能展開的概述、起源和用處,QFD展開假設的條件、QFD展開流程 、以及QFD展開的具體步驟...... 注意: 完整PPT共 48 頁,附件下載內 /about/news/down/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