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團液壓件有限公司成立于1975年,是一家專業生產各類液壓油缸、軟硬管、成套液壓系統、閥體產品的企業。主要服務于汽車起重機、挖掘機、自卸車等大型工程車輛,資產5.66億,員工人數1200人。產品出口到瑞典、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該公司精益生產項目前后歷經5年,分為精益診斷期、精益導入期、精益拓展期、精益成熟期4個階段,全面系統的在全司范圍內推動各類精益生產改善活動,最終建立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精益生產制造系統,并在公司內持續發展。
1.組織機制建設
1)精益的有效開展需要建立對結果負責的精益組織,根據企業目標,精益推進工作室,協助精益倡導層,推進層和實施層,分解項目目標,制定項目計劃,共同達成項目目標。
3)建立一個平臺 & 兩個準則:
一個平臺:精益眼光看現場— 曝光臺
①從精益角度看現場,對浪費問題進行曝光
②公正的立場,對事不對人的原則曝光行動結果
③采取恰當的、上升的形式,從6S曝光臺開始
兩個準則:相信精益 & 目標導向
①多渠道、多維度營造氛圍
②帶著問題困惑參觀訪問標桿企業
③開放地心態實施
④要不要做、什么時間做,從目標的角度,減少無意義的爭論
⑤每季度、月、周階段性目標管控
4)三項機制:
①PK機制:把研討從會議室搬到現場,部門PK、項目組PK、員工PK。
②及時激勵機制:以時間為軸分解最終目標,適時認可,分類分層分別給予認可。
③分級審核機制:以總倡導者、分倡導者、部門長、團隊負責人按照職責、周期審核、督陣、現場審核。
5)三個聚焦:
①現場改善:樣板線(6S、目視化、TPM、配送、快速切換、精益布局)、QCD自主改善。
②快速響應:生產線績效目視化、、每日及時解決車間級異常、現場問題分層上升機制建立。
③系統搭建:基礎管理系統
2.具體項目內容
1)精益布局調整,調整后,物流成本降低50%,效率提升30%,面積占用降低15%。
2)質量改進:質量改進共經歷“先期質量策劃階段”、“質量控制階段”和“質量改善階段”,通過FMEA、QC控制圖、質量小組活動等工具和方法,完善了質量改進體系,促進質量持續提升。
3)生產計劃和物流改進:通過“銷售預測”“物料需求規劃”“委外與采購計劃”“生產計劃”“物料齊套”等5個模塊,構建公司計劃管理流程體系,實現計劃完成率的提升。
通過物流優化,實現了裝配車間在制品庫存控制在4小時以內,機加工車間工序間轉運實現準時配送,委外及成品小件供應商中實現集約物流。
4)6S及TPM改進:
①成立專業6S檢查小組,完善6S檢查體系,建立6S曝光臺,實施6S改進對比,落實6S激勵制度。
②建立TPM推行團隊,在各車間TPM團隊間進行PK。
③推進基礎知識培訓、全員TPM培訓、自主保全1-3步培訓、OEE培訓、設備潤滑、緊固培訓等一系列TPM培訓課程。并實施車間現場保全、現場6源排查、現場設備清掃、問題發現并分析解決、建立設備紅卡,設備點檢表,TPM紅黃藍卡,TPM改善流程圖,通過魚骨圖、A3報告分析改善設備問題。
5)標準化5天突破:開展標準化5天突破活動,通過設定目標,測量當前現狀(錄像)分析現狀流程,完成動作分析表、人力平衡圖、舞步圖等尋找改善空間,確定改善方案,實施改善方案,驗證改善方案。
6)快速換模:通過換形動作分析,換形過程中舞步圖分析,制定換形改善方案,并建立換形標準作業指導書,換形時間由221分鐘降低至55分鐘。
7)快速響應機制:通過車間現場快速響應流程與生產責任會議相結合,建立“快速解決問題信息板”,快速解決生產問題。
8)IE改善:建立全員參與的QCD改善機制,實施月度、季度激勵。通過產品錄像拍攝,人機動作分析,完善基礎工時,為MES排產、效率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9)設置PQCDSM6個唯獨業績展板,實現可視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