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很好,但它也不是醫治企業百病的良藥,它并不能替代設計技術和制造技術的本身,它可以提升設計的水平和產品質量。要做到這一點,精益生產、質量工程始終是貫穿始終的。
我有一個觀點,精益生產和質量工程是智能制造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我們的生產是粗放型的,沒辦法搞智能制造。所以,我們首先要精益生產,才能用這些先進的技術。通過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又是實現精益生產、質量工程的重要手段、重要技術。所以,精益生產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礎,又是智能制造的目標。我們搞智能制造的小目標就是使生產更精益。
我個人覺得精益生產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
一是精益設計
二是精益加工
三是精益裝配
四是精益服務
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變,精益生產要貫穿產品的全生命周期。
德國人認為有四次工業革命,英美還在提三次工業革命。英國學者保羅·麥基利提出了三次工業革命說他認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工廠取代作坊,面向機械化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流水線普遍運用,面向的是大規模生產。第三次工業革命是21世紀初,它的特征是數字化制造,面向定制分散的生產。與此相適應,精益生產的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首先是于上世紀50年代創造的泰勒生產方式。福特生產方式主要是面向大批量、規模化,它的特點是柔性不夠。數字化制造是豐田式的精益生產方式,精益生產就是豐田公司提出來的。但是,是美國MIT的教授總結凝練的。李總理最近訪問日本,參觀了豐田公司,它的技術也令總理非常震撼。但是,在美國面前,日本人是鬧不起來。精益生產日本人可以做,但是美國人總結出來的,還是美國教授棋高一著,把它歸納出來,能夠共享。
制造業現在比較困難,按質按量交付,人員的效率、庫存、質量問題、成本問題,搞生產的人員整天忙于救火。更嚴重的是研發人員不足,出現大量問題。供應商不能保證交付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下,精益生產方式就應運而生。精益生產,一個精,一個益。“精”就是少而精,Lean Production.就像減肥一樣,人需要減肥,生產過程同樣要減肥。少而精不同于其他的生活方式。“益”就是取得最大的效益,多品種、少批量。
精益生產的基本思想是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出需要的產品。它是準時生產方式之一。精益生產的核心是零庫存和快速反應市場變化。
它有五個原則,首先是價值原則。我們生產的產生具有高度附加值。還有價值流原則、流動原則、需求拉動原則和完美性原則。對于我們降低成本、改善質量、縮短生產周期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精益生產它有六個方面的追求,品質追求是零缺陷,具體來說是穩健生產,是百萬分之一的次品率;追求在制品最少化原則;盡可能讓生產平衡與匹配;追求生產效率的極限化原則;追求生產計劃能夠變動的原則;追求統一協調的生產和物料管理的原則。它的七個“零”目標,零不良品、零轉產、零搬運、零庫存、零停滯、零故障、零災害。每個目標都有具體量化的要求。推廣精益生產有六個要素。第一個就是員工環境和參與。我在企業工作的時候是在文革后期的70年代末。當時我們廠是非常先進的,推廣日本的TQC.TQC的基本原則,質量問題是全員、全崗位相關的,所以要全員、全崗位都參與。第二是工作場地組織;第三是質量;第四是生產可運行性;第五是物料移動性;第六是流暢的生產。這六個要素都有具體的要求。
——文章節選譚建榮院士演講
我有一個觀點,精益生產和質量工程是智能制造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我們的生產是粗放型的,沒辦法搞智能制造。所以,我們首先要精益生產,才能用這些先進的技術。通過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又是實現精益生產、質量工程的重要手段、重要技術。所以,精益生產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礎,又是智能制造的目標。我們搞智能制造的小目標就是使生產更精益。
我個人覺得精益生產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
一是精益設計
二是精益加工
三是精益裝配
四是精益服務
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變,精益生產要貫穿產品的全生命周期。
德國人認為有四次工業革命,英美還在提三次工業革命。英國學者保羅·麥基利提出了三次工業革命說他認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工廠取代作坊,面向機械化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流水線普遍運用,面向的是大規模生產。第三次工業革命是21世紀初,它的特征是數字化制造,面向定制分散的生產。與此相適應,精益生產的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首先是于上世紀50年代創造的泰勒生產方式。福特生產方式主要是面向大批量、規模化,它的特點是柔性不夠。數字化制造是豐田式的精益生產方式,精益生產就是豐田公司提出來的。但是,是美國MIT的教授總結凝練的。李總理最近訪問日本,參觀了豐田公司,它的技術也令總理非常震撼。但是,在美國面前,日本人是鬧不起來。精益生產日本人可以做,但是美國人總結出來的,還是美國教授棋高一著,把它歸納出來,能夠共享。
制造業現在比較困難,按質按量交付,人員的效率、庫存、質量問題、成本問題,搞生產的人員整天忙于救火。更嚴重的是研發人員不足,出現大量問題。供應商不能保證交付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下,精益生產方式就應運而生。精益生產,一個精,一個益。“精”就是少而精,Lean Production.就像減肥一樣,人需要減肥,生產過程同樣要減肥。少而精不同于其他的生活方式。“益”就是取得最大的效益,多品種、少批量。
精益生產的基本思想是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出需要的產品。它是準時生產方式之一。精益生產的核心是零庫存和快速反應市場變化。
它有五個原則,首先是價值原則。我們生產的產生具有高度附加值。還有價值流原則、流動原則、需求拉動原則和完美性原則。對于我們降低成本、改善質量、縮短生產周期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精益生產它有六個方面的追求,品質追求是零缺陷,具體來說是穩健生產,是百萬分之一的次品率;追求在制品最少化原則;盡可能讓生產平衡與匹配;追求生產效率的極限化原則;追求生產計劃能夠變動的原則;追求統一協調的生產和物料管理的原則。它的七個“零”目標,零不良品、零轉產、零搬運、零庫存、零停滯、零故障、零災害。每個目標都有具體量化的要求。推廣精益生產有六個要素。第一個就是員工環境和參與。我在企業工作的時候是在文革后期的70年代末。當時我們廠是非常先進的,推廣日本的TQC.TQC的基本原則,質量問題是全員、全崗位相關的,所以要全員、全崗位都參與。第二是工作場地組織;第三是質量;第四是生產可運行性;第五是物料移動性;第六是流暢的生產。這六個要素都有具體的要求。
——文章節選譚建榮院士演講
作者:博革咨詢
推薦新聞
蘇州礦山機械領軍企業精益改善優秀成果展現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與蘇州創力達成合作,簽署精益布局項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級齒輪車間,歷時4個月完成前期規劃,另根據規劃項目歷時1年改造完成,現新車間已經投入使用,并且達到預期目標。 /news/4855.html
博革攜手江東金具設備制造,精益咨詢管理改善促生產
江東金具決定與上海博革咨詢達成協議:由上海博革咨詢為江東金具進行工廠布局規劃和目視化設計工作。項目定位為打造絕緣子行業國內領先、行業標桿的智能化、自動化燈塔工廠。 /news/4866.html
國內PPE行業領軍企業賽立特園區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為賽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務,助力企業搭建精益管理體系,推動精益化管理落地見效,從而全面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本次項目從2024年10月進駐,經過調研分析,圍繞園區整布局 /new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