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計件制到綜合計時制的發展歷程
歡迎您訪問博革咨詢官網!博革咨詢是中國首家整合精益生產/六西格瑪/流程再造的咨詢公司,專注于提供 精益生產、6S現場管理、TPM設備管理、精益工廠布局、專業目視化、精益供應鏈、精益研發、六西格瑪管理等綜合性問題解決方案并負責落地實施。
全國咨詢熱線:021-62373515、157-2153-3189
我們承諾:見效快、易復制,目標必對賭!
單一計件制的嚴重缺陷
傳統計件工資制主要是以生產數量和單件工價決定的單一計件制,特別是離散型生產,以單個工序定工價、以員工個人為單位的計件工資制暴露出嚴重缺陷,主要有:個別效率高、整體效率未必高;易出現重產量輕質量的傾向;員工協作性差;工價調整易造成潛在對立;員工缺乏基礎保障。
計時制體現的企業社會責任

對這些問題,不同的人也許會有不同的回答,從人的共性角度來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計時工資制成為必然。
計件工資的鼻祖是二十世紀初美國管理大師費雷德里克·泰勒,在當時情況下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勞動積極性。隨著社會發展,計件制暴露出上述缺陷,現代企業管理者認識到:如何調動員工積極性、揚善棄惡、創造效益,這是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責任,員工出勤了就應該創造效益、就應該有相應的收入,這是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從二十世紀中期開始,西方發達國家的絕大多數企業開始摒棄計件制而采用計時制,使員工在“不愁吃不愁穿”的條件下專注工作改善、提升整體效率。
追求雙贏的綜合計時制
傳統上,日本企業實行年功序列制,強調員工終身服務于一個企業、以資歷為最主要的條件確定員工工資,固定月薪、年終獎和退休金是員工主要的收入來源。現實的問題是,傳統計時制難免使部分“境界不夠”的員工出現“做多做少一個樣”、“做好做壞一個樣”的“鐵飯碗”心理,甚至出勤不出力、不求上進。進入中國投資后,日本在華企業實行的傳統計時制也受到挑戰,主要表現為工作績效與收入關聯性不足、員工工作積極性受到較大影響。為了消除“鐵飯碗”心理帶來的消極后果,日本在華企業在日本傳統計時制基礎上進行了相應的薪酬體系改革,其核心是基于集體計件制的綜合計時制。
作者:博革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