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良好的質量管理體系?
日期:2020-07-23 / 人氣: / 來源:www.600668.net / 熱門標簽:
歡迎您訪問博革咨詢官網!博革咨詢是中國首家整合精益生產/六西格瑪/流程再造的咨詢公司,專注于提供 精益生產、6S現場管理、TPM設備管理、精益工廠布局、專業目視化、精益供應鏈、精益研發、六西格瑪管理等綜合性問題解決方案并負責落地實施。
全國咨詢熱線:021-62373515、157-2153-3189
我們承諾:見效快、易復制,目標必對賭!
如何搭建良好的質量管理體系?博革精益咨詢老師介紹:對于工廠企業來說開展精益管理改善活動,除了現場改善之外,還要做好保證和改進品質管理工作。通過落實質量管理體系做到一次性做好產品,而這是降低生產成本的一種治根的精益方法。
要搭建良好的質量管理體系,就需要采用系統工程方法,構建以質量體系為基礎的綜合管理體系品質保證網,確保體系的充分性、符合性、有效性并動態控制。同時要推行科學管理方法,積極推行先進質量技術,質量功能展開品質目標推行計劃,占領管理技術的制高點。
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發現所存在或潛在的質量問題,制定糾正、預防措施提高工作質量、產品質量,重點是消除各管理環節中的盲區、誤區、弱區。
1、管理盲區是指:該做而不去做的工作或工序。如:產品設計前的質量控制、入庫后的產品防護。
2、管理誤區是指:易產生不合格的工作或工序。如:新員工就一定會產生不合格嗎?新員工的工作質量如何保證?
3、管理弱區是指:產生區域性、系統性、規律性、流程性的不合格,源頭改進,關注不合格(品)及信息反饋,退貨產品處置公告。
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要確保過程處于穩定狀態,需要多部門共同參與,對涉及產品壽命周期全過程進行監控,落實“自檢、互檢、專檢”三檢制,使全程處于統計控制狀態(SPC)最大限度減少質量波動和變差。
生產各部門負責人必須培訓員工養成“自檢、互檢、專檢”的三檢制度,進而讓員工養成一個良好的品質習慣。做到“我的工位我負責,我的工序請放心。”同時,要讓全員養成一個“品質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良好的品質心態。
這就要求生產各部門必須培訓各工序作業人員在正式生產作業前核對生產資料袋內的各種生產資料。有客簽樣辦的還要有客簽樣辦。在正式確認無誤后,還要養成檢驗上工序產品有無品質異常的習慣。
當檢查無誤后,始可試產簽可首件樣辦,只有簽可完成首件后方可正式生產大貨。而在實際運作中,卻會出現因為產品生產數量不夠而放棄質量去充夠數量,結果被投訴者有之,被退貨者有之。
因此為了加強數量的控制,生產各部門之間應該嚴格執行數量交接。要把下工序當成是自己的客戶,下工序在收到上工序產品的第一時間即安排人員當面點清數量,發現數量有誤的,第一時間反饋給上工序,防止推諉扯皮的現象產生。
最后更是要強化質量責任追溯,通過追溯每一批(個)不合格品,落實“五不放過”,強化質量責任,必要時加以考核激勵。促進制質量的有效提升。
為了保證品檢人員的主動性及配合生產的積極性,將會對品檢人員的日常作業納入績效考核,從而從制度上推動品檢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品檢人員的日常作業包括:報表是否準時書寫、報表記錄是否真實可靠、首件是否準時簽可、異常反饋及跟進是否準時等等。
要加強質量管理系統的建設,就需要開展全員質量培訓。我們可以通過采用多種方式培訓全體員工,增強全員品質意識理念,為預防控制產品質量提供管理基礎保證。要讓培訓品檢人員養成一種“對事不對人”的“法官”心態。為生產保駕護航。在質量方面配合生產部門生產,保證生產各工序的暢通無阻。
要求并培訓品檢人員養成并保持一種嚴謹的態度,堅持原則立場,嚴格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具體數據來源取決于品檢人員的各種檢驗報表。只有當品檢人員自身養成一種嚴謹的品質態度和意識后,才能更好的帶動和宣導公司的各種品質目標,從而提高全員的品質意識。
為了保證品檢人員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將對品檢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現場作業手法的培訓,培訓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既可以是現場培訓,又可以是授課式培訓,也可以針對單個案例對品檢人員進行案例講解和分析,加深品檢人員的印象,提高品檢人員的作業能力。
最后,質量管理改進措施堅持與不合格的影響程度相對應,因此要通過不斷修訂完善程序,規范、制度等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并100%地執行,堅持不懈地貫徹執行PDCA循環,以系統控制保證產品品質。
而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是一個持續的、不間斷的過程,要求全體員工及各管理層都應參與相關的質量管理活動。同時質量改進應建立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并教育員工正確對待理解不合格的處置措施,使其樂于改進、勇于改進,充分滿足顧客的要求和期望。
作者:博革咨詢